相信許多電音迷最近常看到 #soundofsilence 出現在知名DJ與活動的頭像
如全球最大電子音樂節 Tomorrowland 等
許多人最愛的DJ如:Dimitri Vegas & Like Mike, Amelie Lens, Charlotte de Witte, Lost Frequencies, Yves V, Coone, Wolfpack, Marco Bailey, Yves Deruyter… 等,也都是比利時人。
究竟這個hashtag在呼籲什麼呢?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造成全球經濟停滯,首當其衝最慘的大概就是活動產業了。
以台灣為例,2月上旬的活動因為本來台灣就有流感問題,讓大家對群聚活動熱度降低,到了二月下旬很不幸因爲鄰國疫情大爆發,導致東亞各國雖疫情尚未開始卻也受到最直接的影響,不僅消費者購票信心大幅降低,更傳出有活動 Sold Out 卻因為 Agency 對亞洲有疑慮因而超前部署取消演出,讓主辦單位從賺錢變成現賠上百萬,儘管當時(直到現在)台灣的疾控一直都是全球最頂尖範例之一。
身處歐洲之心的比利時,有許多國際組織如歐盟等總部設在該國,以歐洲高度全球化的經濟與社會結構來看,人口的流動是不可避免,疾控的難度更是高,比利時人雖然很聽話的待在家,疫情也終於緩和、社會逐步開放,但許多人賴以為生的音樂與活動產業,卻是直接爆掉一整年,且2021上半年可能依舊持續活動禁令(前幾個月卻特許開放布魯塞爾大區 BLM 萬人遊行被罵翻)。
比利時在地球另一邊,跟我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大了… 因為沒有大型音樂節這種好的宣傳機會,DJ與相關從業人員(經紀公司、公關公司、Ghost Producer…等)能有收入的管道也所剩無幾,導致商業機器的運作不如以往,現在還要考慮現金流、公司有沒有錢等問題,在疫情退燒全球旅遊恢復正常前,這些問題不太可能解決。最直接影響的就是你我最愛的 Tomorrowland 等電子音樂節可能無法舉辦,以及諸多 DJ 們的旅行限制,直接導致在台灣的我們很多DJ都看不到!
東方人的處理方式正如同東方的流水思維,許多活動產業相關人士開始轉職,僅少數主辦方想辦法突破現有產業困境,卻沒有大家一起聯手改善環境。而西方社會的方式較偏向每個人都把自己擅長的做到最精,專業分工;所以西方世界在許多方面尤其音樂活動產業的專精度及商業機器規模也是東方難以想像的,卻也因此受到的衝擊最為廣大,正如同鄰國法國常上街頭,比利時相關從業人員開始訴諸政府,從網路議題活動展開對政府的大力呼籲。
從2020年起,有高達 70,000 場活動被迫取消,且永遠不會續辦。
過去5個月內活動收益暴跌超過90%
超過3000家相關公司即將倒閉
比利時活動產業從業人數超過80,000人
他們都是認真的上班族,就跟你我一樣
#SoSEventIndustry
我們需要您的幫助
別讓音樂死去,別讓希望燃燒殆盡
#SoundOfSilence
寂靜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