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戶外電子音樂節,一般人前往參與最大目的就是能一睹心愛的DJ,在舞台上綻放著個人魅力,搭配著頂級設備及優秀幕後團隊,以來紓解長期在工作上所帶來的壓力。
但你知道其實音樂節,也很可以【不一樣】嗎?除了藝人、硬體之外,還有什麼因素會連帶影響到音樂節所要呈現的效果?
加入我們!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近幾年,國內電子音樂節數量可謂節節高升,雖然今年 2019 數量有減少的趨勢,我們失去了幾個不錯大型音樂節。

但值得令人高興的是,大眾對於音樂節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可能的因素包括人民經濟提升、電音文化普及、市場族群轉移等條件,造就了一般人在許多娛樂項目上,有更彈性的選擇。
延伸閱讀:ULTRA JAPAN 經濟學
無論是什麼時候,每當台灣有音樂節要舉辦時,藝人陣容想必是所有參與的人最重視的。但這樣子會造就一個狀況產生「大家買了票>掐著時間>等著主辦單位端出主菜」。也因為這樣,也有不少人是等到最後才買,反而讓大家最痛恨的黃牛有了「坐地起價」的因素產生。

一場「好」的音樂節,文化體驗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以故事融入作為主軸、舞台設計、裝置藝術、樂迷互動項目、多元美食和飲品。以上舉出的例子不少專業粉絲應該也有相同的心聲。好的音樂節不僅僅是在陣容上好,更是在文化體驗上勝出於別的音樂節,目前世界聞名的大型音樂節統統是以好的體驗標註自己,而不是好的陣容。
以下我們列出在世界上多款故事主軸較不一樣的音樂節,也順便帶大家認識一下喔!
Electric Daisy Carnival 是由 Insomniac Events公司主辦的大型活動電子音樂節。EDC是歐洲以外最大的電子音樂節,在2009年時舉辦了為期2天的活動,在2011年時在拉斯維加斯舉辦了為期3天的活動並吸引了23萬人參與,2012年更是吸引了超過45萬人,2014年超過了70萬人參與。
每一年主題都不一樣,像是2014年主打「移動教堂」風格呈現,舞台高度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以將近180度的環繞火炬巨型建築打造而成。
2018 年則動感之愛。傳遞想法是:“愛是連結我們所有人的能量”。舞台上有90英尺高的雕像,連在一顆心上。
由於整體主視覺設計在當年獲得不少好評,這也讓 EDC 每年開始為主舞台設計不同主題的元素一個里程碑。
Defqon. 1 Weekend Festival
從 2003 年起開始至今的 Defqon.1Weekend 音樂節,每年都在距離阿姆斯特丹約70公里處的郊區舉辦,是許多樂迷心目中最重要的音樂節之一。
一向走硬派音樂風的Defqon.1 Weekend音樂節,擁有超過16萬名的音樂愛好者和著名的表演,場域內至少有11個不同的舞台,每個舞台代表不同音樂的風格。
MYSTERYLAND
1993年在荷蘭開始舉辦的Mysteryland,是知名電子音樂活動公司ID&T所辦的第一場系列音樂節,同時也是荷蘭辦最久的音樂節。
2011年時,Mysteryland 邁向國際市場,選擇智利作為第一站,在2014也開始在美國舉辦。
Quebec City Summer Festival(FEQ)
位於加拿大的 Quebec City Summer,每年至少來自22個國家的音樂巨星在此狂歡。
除了有上百場演出外,外加十幾個舞台,讓全世界喜歡流行、民謠、搖滾、EDM、龐克、古典的愛好者擁有一個聖殿可以好好互相交流。
除了音樂之外,也有不少許多街頭表演團體都會隨機在場內出沒,讓許多粉絲可以擁有聽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喔!
筆者為:BOB (AES Crew)
加入我們 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歡迎轉載,但是要記得註明來源與網址哦!
Source:skysc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