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管用愛到底要怎麼發電

近年來大家都在瘋老菸槍, Alan Walker等

瘋西洋音樂同時,卻不知道自己在聽的就是電音嗎?

電音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電音無所不在?

讓AES告訴你!

加入我們!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EDM跟古典、流行樂一樣,都是音樂樂種之一

跟BBQ(烤肉)、OMG(Oh My God!)等食物或厘語取縮寫有點像,EDM是Electronic Dance Music取首文字的縮寫,直譯為「電子、舞動、音樂」(中譯為電子舞曲,簡稱電音)其中沒有任何一個單字與藥物或是搖頭有關聯。

也就是說以合成器等電子樂器創造的「電子舞曲」,都可被歸類為EDM。

何謂電子舞曲 (Electronic Dance Music) ?

電子舞曲主要是為了在夜店Disco、乃至如今的大型Festival,或其他與舞蹈相關的娛樂活動中播放,且大量使用合成器與擊鼓…等,製作的電子音樂。

此類型的音樂大多是為了讓DJ方便於Set中使用而創作,(DJ Set為DJ使用各種不同技巧,如刷碟scratch、混音mix等技巧,讓不同歌曲能銜接起來且連續播放。)而有些電子樂器也會模仿傳統共鳴樂器的聲音。

29214933_1273478452752292_8208934470252191483_n.jpg

簡史

電子舞曲為廣義名詞,概括如Disco, House, Trance, Techno,乃至如今各種衍生類型如Future House, Big Room, Trap, DubStep等。

電子舞曲是在1980年代從各地的夜店誕生開始流行,其後經歷了1980年代後期的倉庫派對場景及之後的銳舞Rave和迷幻浩室Acid house風潮。其中又尤從歐洲Disco樂種發展而出,以至於Trance與底特律House等。

90年代中期,電子舞曲已大量出現在當代文化中,西元2000年起,電子舞曲更是透過像是 Afrojack, Tiësto, David Guetta等巨星DJ,或是像台灣音樂人周湯豪NICKTHEREAL以電音基礎製作專輯,捨棄副歌人聲部分改用非常純的電音Drop,讓大眾對EDM的接受度大幅提高,不僅增加音樂多元性,更透過將電音文化導向主流,讓電音文化風靡程度更甚以往!

類型概論

電子舞曲主要以電子音效為基底製作出來的音樂,節拍主要可分為4/4拍碎拍兩種,一小節四拍,一拍一個鼓點。4/4 拍的節奏是舞曲中極佳的選擇。

4/4 拍的電子舞曲約有House, Trance, Techno三大種類;碎拍Breakbeat約有Big Beat, Jungle/Drum’n Bass, Electro等幾種。各種不同風格所重視的音樂層面也不同;如Electro House旋律鋪陳較少,Progressive House注重旋律與編排等。

而電子舞曲的類別、風格或次風格一直持續地在增加和演進,另外,BPM(Beats Per Minute 每分鐘節拍數)是幫助分類的方式之一。人聲有無、樂器的使用、鼓點節奏的模式差異等,也能定義出不同曲風。

名氣響叮噹的創作家群中也有EDM的黃金組合

音樂是讓派對氣氛嗨到炸開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因此在各個派對中應邀出場的音樂人們也一一成為EDM的信奉者。比如說玩EDM最具代表性的 ZEDD,所擁有的才華讓Lady Gaga為之傾倒。不只為Gaga的代表曲Born This Way製作Remix,ZEDD也為小賈斯汀、Ariana Grande、以及安室奈美惠等歌手製作樂曲,他亮眼的的才能可說如鑽石般閃耀。

其實玩EDM的DJ和創作者們時常是紅翻天樂曲幕後的藏鏡人,你的心也在不知不覺中被他們的音樂擄獲了嗎?

ZEDD跨刀製作,安室奈美惠的單曲 ”Heaven”

電音DJ們桃花運也超旺

有名的上層社會的名人們也拜倒在電音之下,的意思是,電音的製作人們桃花運旺到一種境界。比方說與蘇格蘭出身凱文哈里斯 Calvin Harris一同創作樂曲的歌姬Ellie GouldingRita Ora的桃色關係,乃至於前任女友:國民小天后泰勒斯(Taylor Swift)。

即將在2018年7月28日 UNITE with Tomorrowland 連線登台演出,荷蘭出身的Afrojack竟然曾經和那位大名鼎鼎的Paris Hilton交往!(難怪她自稱DJ

看來想要增進個人魅力的朋友們,快加入電音的行列(大誤)!

電音在台灣

在台灣,電子舞曲發展約1990年代開始慢慢進入台灣,1995年,由一群非常小眾的音樂人與夜生活圈的菁英人物引進台灣(如當年在大稻埕舉辦的台灣首次戶外電音活動等)。

由於當時由於沒有網路,故資訊交流相當不便;也因此,在台灣的電音發展相當緩慢。而到了90年末左右,電子舞曲好不容易開始在台灣開始成長,卻遭媒體被洗腦的大眾藥物電音冠上等號,使台灣的電子舞曲與派對文化發展與形象受到重挫。

但俗稱電音的電子舞曲,只是眾多音樂種類的其中一種通稱罷了!

然而,儘管歷經各種打壓與污名化,甚至一般大眾對電音與派對的誤解,台灣電音發展仍從2000年代中期,由某知名團隊舉辦的各種大型派對;各式私人與地下派對、資深音樂人與DJ的引進與推廣、器材的普及,科技發達的今日,透過網路,越來越輕易取得國外相關資訊與線上直播。

不論是全球一年一度的指標性戶外音樂節,像是來自比利時,被電音迷稱為『此生必到』的電音聖殿 “Tomorrowland",或是較為商業的Ultra Music Festival以及EDC – Electric Daisy Carnival等,無年齡限制的Coachella,皆在2010年以後蓬勃發展,每場均直逼50~70萬人次造訪,更帶動驚人的經濟效益!

想想看,假設舞客住在鄰近國家,花了台幣2萬買機票、2萬住宿、2萬買門票與場內消費,其他觀光與shopping開銷不計算在內,總計6萬台幣的消費金額再乘上總人數⋯⋯電子音樂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在全球趨勢以及鄰國皆大力發展的情況下
台灣的各位怎麼能夠缺席呢!

活動日期:2018/7/28~2018/7/29
活動地點:台北大佳河濱公園
活動專頁:https://goo.gl/adLV38

點我立即搶票

blog banner

筆者為:Guan (AES Crew)

加入我們 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請勿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