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Red Bull 3Style 台灣冠軍
同時也是第二位入選 Red Bull音樂學院 RBMA 的台灣學員
及亞洲最大 DJ 經紀公司 Supermodified Agency 首位台灣藝人
曾在SXSW、ADE、Glastonbury、Midem、Sónar 等國際音樂節演出
是現今台灣音樂界最有才華、最有潛力登上國際的音樂人之一。
加入我們!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我高中時有一個很好的朋友,那時候我們是班上唯二最喜歡 Hip-hop 的兩個人,會互相分享自己喜歡聽的 Hip-hop,就開始聽到有很多新的、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對了,他現在是人人有功練的饒舌歌手。
當時我們說好要一起進台大嘻研社,後來很幸運的我們兩個都上了台大,就去學校的社團博覽會看看,沒想到嘻研社居然倒社了… 我們就重新把它弄起來,才有了現在的台大嘻研。
從以前就非常喜歡跟大家分享自己聽的東西,那時我大學是推甄上的,所以有近半年的時間沒有事情做,就利用那段時間聽更多 Hip-hop 跟 學習 DJ,加上平常就有收集黑膠的習慣,讓我有了很好的基礎。
特別經歷
2013年的 Red Bull 3Style 是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比賽,從那一次開始,我逐漸跟很多國家的 DJ、音樂人有很多的接觸,也看到跟台灣很不一樣的環境。
多倫多是一個充滿音樂性的城市,對音樂的包容度遠比其他國家來得多,不同的 DJ 放不同種類的歌,舞客都能夠產生共鳴。在那邊除了比賽之外 ,也看到了不同音樂族群的人對於其他音樂文化的尊重。
對於 DJ 的工作與 DJ 的生活想法?
基本上我的生活都是跟音樂有關,不斷地聽音樂、做音樂,一個禮拜整理一次自己的歌庫、到 OMNI 或 W Hotel 放歌,受邀到國內外音樂節或夜店演出,已經很習慣現在這樣的生活。
如何將 DJ 興趣變成職業?
那時候弄台大嘻研社認識了很多人,包括饒舌歌手、Beatboxer、Beat Maker 等,當然 DJ 也包括在內,因為 DJ 也是 Hip-hop 元素的一部分。(Hip-hop 四大元素: DJ、饒舌、塗鴉、街舞)
因緣際會之下就認識了 DJ Afro 跟 DJ Mr.Gin,Afro 問我有沒有 Mixtape 或平常放歌的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幫我拿給 LUXY (OMNI 前身) 的人聽。剛好那時 LUXY 有缺 DJ,而我的東西也適合他們店家,就開始在 LUXY 放歌了~
現在到處都是 DJ ,怎麼樣才算是一個好的 DJ ?
其實最重要的是 “辨識度",因為現在大家都在放 EDM,都在放電音,平常聽的歌也都差不多。
假如今天放歌時大家是看不到 DJ 的,要如何讓大家藉由耳朵去知道是哪位 DJ 在放歌?
DJ 除了有大量的音樂、好的技術之外,還必須要有很明顯的 “辨識度" 讓人家知道你是誰
如果是 Club 駐場 DJ 的話,必須要讓舞客去喜歡你的東西、你放的歌,這點對我來講很重要。
在放歌時最害怕的事跟最慘的事 ?
放歌的時候是沒有在害怕什麼的 (笑
但剛出道的時候,想必只要是剛站上這舞台都是會緊張,可能歌不夠多,準備不夠齊全,或器材出問題時,都還是會怕怕的。
除了當 DJ 以外,都做其他些什麼事?
我平常會跑步、跑馬拉松,這是我除了 DJ 之外比較常做的事情。
還有其他的都是跟音樂有關,編曲、錄音、放歌、巡迴、聽音樂、教課等等。
從事 DJ 工作,對你的人生有何改變或特別之處嗎?
雖然我大學是人類學系的,但我很早就知道自己未來要幹嘛。
從高中時就為了 DJ 在努力,為了買唱盤、CD 跟黑膠唱片去打工賺錢,ㄧ直到現在有經濟能力能支持我去做想做的事跟喜歡的事情。
因為 DJ 而改變我最大的地方應該就是我的個性。
我以前很怕生,對人群有所恐懼,但現在要站在這個大舞台上,要讓音樂圈、潮流圈等各種不同領域的人認識我、知道我是誰,就必須去克服這些事情,跟很多人交流,我覺得這是我以前做不到的事。
在成為 DJ 這個身分的過程中,什麼最具有挑戰性的?
我是個不愛生活在舒適圈的人,做每件事情都會跳開自我盡力去做,為自己訂立各種不同的目標,所以只要是我願意做的事情,都會覺得是有挑戰的事。
有些人常常覺得,只是放音樂而已沒什麼。但就是因為有了目標,才會覺得任何事情都有挑戰性。設立目標不難,比如說去參加一個比賽、做一個 mixtape,或是努力爭取去一場對你認為很重要的活動演出,這些都會讓 DJ 變得更好玩。
就你的 DJ 生活而言,你最喜歡什麼,最不喜歡什麼?
我一直很喜歡我的生活,最棒的就是不用像上班族一樣每天朝九晚五,想什麼時候起床就什麼時候起來。
我也喜歡在機場候機時,可以隨時拿出電腦編曲,這是對我來說是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
比較不喜歡的可能就是常必須要花時間去研究現在市場流行的音樂。
我是個屬於開放形式的 DJ,不喜歡被限制曲風,私下喜歡研究一些 French House、Miami Bass 跟 6、70年代 Motown 等類型的音樂,但這些都是在我演出時不太能放的東西。
因為現在的市場大家還是喜歡主流電音,像是大型音樂節或 Club 就不能放太多非主流的東西,會參加的人大多都是追求主流電音而來。
不過在許多國外的音樂節,像是 SXSW、Glastonbury 及 Sónar 等這些藝術性質較高的活動,我就可以把真的喜歡的音樂分享給大家。
假如有人想到教室學習 DJ,你會給他們怎樣的方向或方法?
很多學生上課的第一天就會問我:『我是不是應該買機器,但是器材好貴,我現在還是學生沒有那麼多錢可以買器材,怎麼辦?』
其實器材並不是最重要的,剛開始我也只有一台唱盤而已 ,不過還是可以做很多我想做的事。
最重要的是要花時間去了解你有的歌,現在每天都有太多新歌,光是聽歌就聽不完了。
而且如果有天成為了駐場 DJ,每週有好幾天都要放歌,那就要準備近兩百首歌。歌不夠,或是不夠瞭解自己有的歌,你根本沒有辦法進行這件事情。
所以我都會跟我的學生說,你必須要去花時間了解你的東西、歌曲的架構、哪些地方可以 mixing、可以接歌,還有這首歌對你的感覺是什麼?如何歸類?
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在真正擁有器材之前,必須要去了解的。如果不夠了解你的歌,就只會成為一個音樂播放器。
是從什麼樣的機緣(或是動機)下開始創作?
從四五年前開始,我就有在幫很多藝人寫流行歌,而且我會彈鋼琴,會拉大提琴,有不錯的音樂底子,所以創作對我來說不是件難事。
但要從古典樂轉換到現在的編曲軟體,我花很多時間去研究,也是因為我曾幫一些藝人創作,才瞭解到原來有編曲軟體,可以利用軟體,用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去把旋律做出來 。
當你在製作這些音樂的時候,你都從哪裡得到靈感或啟發?
我去過很多國家,自己也很喜歡出國,因為可以看到和平常習慣截然不同的東西,會不斷有新的人事物去刺激你的感官。
不同的國家對於不同的音樂文化的喜好不太一樣,像是在歐洲,他們對於 House 音樂有他們一定的執著,而且會不斷地發現有"三人成虎"這件事,意思就是說如果有兩三個人喜歡這個音樂,那這個音樂在市場上就會是個小眾。
加上文化的不同,可以深刻體會到什麼東西是你有的,什麼是你沒有的。我很喜歡去觀察身邊的所有事物,隨時用手機去錄一些我想要的聲音,而這些東西在我做音樂時都是可以使用的素材 。
對於中文歌與EDM結合的看法?
這是好事。現在中國與亞洲市場日漸壯大,國外很多人都不斷想要在這塊市場做點什麼,如果中文歌可以從 EDM 文化上獲得一些好的元素,再去做更多比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東西,能夠結合會是件好事。
像是說我之前去韓國看 Skrillex 跟 4 Minutes 合作,看到製作人與歌手共同編曲時,是把彼此都喜歡的去做結合,並且享受在那個氛圍當中,而不是硬把兩個沒有任何交集的東西放在一起。
對音樂的未來的看法與期許?
目前最大的目標就是發 EP,也是現在最耗我心力的事,希望把它做好,發行之後再做更多打算。
DJ RayRay
facebook: facebook.com/DeeJayRayRay.Taiwan
Soundcloud: soundcloud.com/djrayray
Mixcloud: mixcloud.com/djrayraytaiwan
Youtube: youtube.com/DJRayRayTaiwan
instagram: instagram.com/djrayraytaiwan
筆者為:Diamond Wayne (AES Crew)
加入我們 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資料來源 DJ RayRay / RedBull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