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次寫人物介紹都知道本土沒人看,海外藝人只要不是國民老公也是乏人問津
但是教育是身為一個優質媒體必須要有的義務啊!
這次來介紹House圈超大咖 Eric Prydz !!
加入我們!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Eric Prydz (D 不發音,這樣會唸了吧~)本名為 Eric Sheridan Prydz,又稱 PRYDA(PRYDA同時也是他的音樂廠牌名稱)1976年7月19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郊區的 Täby 市,為目前電音市場上極少見的 House 重量級前輩之一,擅長製作與演出 House, Progressive House, Tech House, Techno 音樂,也許新一輩的電音世代只知道 Martin Garrix 卻不知道 Eric Prydz 是誰,但是只要是熱愛電音的你,一定聽過他的單曲!
Eric Prydz 從2004年的單曲 “Call On Me" 開始一炮而紅,這支單曲一推出即稱霸英國排行榜第一名連續五週,更是橫掃該年歐陸舞曲排行榜;這首歌得到了巨大的成功,讓 Prydz 一舉囊獲主流/非主流舞曲的愛好者,只不過目前 Prydz 已經不再演出這首曲目。
2006年,Eric Prydz 釋出了他將英國迷幻/前衛搖滾樂團 Pink Floyd 單曲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 取樣重製版本的單曲" Proper Education" 同時,他也是唯一獲得 Pink Floyd 授權取樣的製作人,得到如此肯定,可見當時 Prydz 的成就是獲得認同的。
不久之後,Eric Prydz 與同樣來自瑞典,都待在斯德哥爾摩玩音樂的 Steve Angello, Sebastian Ingrosso, Axwell 認識,也一起切磋音樂。他們四個待在一起並且自稱是 “Swedish House Mafia",但是到了2008年,天團SHM即將正式組成時,Eric Prydz 卻決定不加入這個團體,而選擇與 Axwell 展開合作,另外他也跟 Steve Angello 聯名,並將這個合作稱為 “A&P Project"。(當時Axwell 用另一個藝名 Axer)
延伸閱讀 Swedish House Mafia 詳細介紹
左起:Steve Angello, Eric Prydz, Sebastian Ingrosso, Axwell. 當年的他們好幼啊!可惜十年後各奔東西了 😢
2009年,Prydz 發行單曲 “Miami to Atlanta",同時也是他第一次使用 PRYDA 這個名字,他用這個名字演出並發行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 Trance 和 House,更是讓新名字一舉打下口碑。
這首歌被外界認為加入了許多非常創新且充滿巧思的音樂元素,堪稱電音圈中的翹楚。後來這首單曲也被一些超大咖製作人像是 Martin Garrix, W&W, Dimitri Vegas & Like Mike 等人廣為取樣。
2012年 Prydz 釋出他的個人專輯 “Eric Prydz Presents PRYDA",3CD 收錄自 2004~2012 年發行的37首歌。
(筆者買不到這張…如果哪位大德知道哪裡有還煩請告知粉專一下 Orz)
2013年,由 IMS 國際電音高峰會創辦人 Pete Tong 主持,於英國國家廣播電台節目 BBC Radio 1 邀請 Prydz 客座演出的 Essential Mix 獲選為年度最佳 Essential Mix!
2014年是 Prydz 個人音樂廠牌 “PRYDA Recordings" 的十年紀念,在該年一月初,Prydz 宣布將在隔年發行新專輯。
2014年五月中,Prydz 宣布他將展開名為 “EPIC 3.0″ 的巡迴演出,移居美國的Prydz 更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的演出,重金打造高20公尺、4K解析度、結合32展雷射的3D投影,更一舉創下了『全世界最大的室內3D投影』紀錄!
2015年5月發行了合輯 “PR(10)DA",其中收錄了從 2004 到 2014年之間未釋出的單曲,還陸續釋出了三張EP。同時他也是 Apple Music 平台上第一個受邀發行混音輯的DJ。
2016年,Prydz 釋出新專輯 “OPUS",這張專輯一推出就在英國與美國分別得到第一與第三名的佳績!
想像一下…這種4K 3D投影就像身歷其境一樣投影在面前,可以說打趴一堆派對的光影特效啦!
雖然新生代的EDM聽眾們可能對 Eric Prydz 不太熟悉,但是好的音樂不管是不是你老公製作的,都是很值得欣賞的啊!
別因為名氣迷思而讓自己聽的樂種越來越窄哩!
延伸閱讀 以古典重新詮釋電音
筆者為:Guan (AES Crew)
加入我們 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請勿私自轉載
via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