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音樂節起步時間並不長(相比較於其他國家),值得令人高興的是大眾對於音樂節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這大概是取決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吧,大家富裕了,自然會把錢花在更多娛樂項目上,包括音樂、電影、話劇等等。設想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人,又談何去關注音樂什麼的呢。文化產業的光速發展自然是件好事,大家的幸福度也大大提高。
然而,由於接觸這些東西的時間沒有那麼長,就音樂節而言,很多人依然在接觸很表面的東西,今天說的就是音樂節的陣容。
音樂節的陣容無論是什麼時候,都是所有人對於一個音樂節最令人期待的東西,大家買了票,都會掐著表看著時間等著主辦方把陣容釋出。也有很多人看著自己喜歡的藝人要參加某個音樂節,便因此買了這個音樂節的票。音樂節和藝人是相扶相襯的:是音樂節推廣了這些藝人,是音樂節使得藝人有舞台表演,也是藝人推廣了這些音樂節,也是藝人使得音樂節變得有聲有色。可以說是藝人組成了音樂節,可藝人是音樂節唯一的部分嗎?假想一個音樂節的場地只有一塊空地,一群大牌藝人站在一個黑不溜秋的台子上面輪流唱著自己或被人熟知或是新發布需要被推廣的歌曲,這樣的音樂節有意思嗎?
所以說,音樂節中應該被關注的東西是音樂節的體驗。
就拿這次Arcadia Taiwan來說,體驗到的就是前所未有的感官享受。
那麼音樂節的陣容不重要嗎?不然,陣容依然是體驗的一部分,體驗是一個很抽象的詞,它不像陣容一樣可以被眼睛一下看到,被耳朵一下聽到。大家去音樂節是為了音樂,有著不同的藝人給大家帶來不同的表演自然是給音樂節的體驗帶來不同層次的提升。大家之所以喜歡看大牌藝人的演出,也是因為他們知名度高,看到他們覺得很高興,聽到他們唱自己知道的歌曲也能跟著唱,說不定還能跟全場一起合唱,這種感受無疑會讓體驗變好。可若有更有才能的藝人,若有更適合自己口味的藝人,這樣只關注大牌也會讓他們默默“走開”。
現在的音樂節,體驗已經成為了很大一部分了,主辦方在帶給大家良好的陣容以外,也會精心地給大家準備不同的東西,其中包括但不限於舞台設計、裝置藝術、主題介入、互動項目、優質美食和飲品。這些無一不給大家參與這些音樂節的過程中,帶來更多的喜悅,讓大家更加的享受一個音樂節。好的音樂節不僅僅是在陣容上好,更是在體驗上勝出於別的音樂節,目前世界聞名的大型音樂節統統是以好的體驗標註自己,而不是好的陣容。
The Huffington Post上就曾經發表過一篇說音樂節的體驗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六個不同的音樂節。
EDC(Electric Daisy Carnival )
EDC是美國最大的EDM音樂節,有著代表它形象的摩天輪,它的體驗也是世界級的。所以說毫不意外,在看2014年發表的音樂節趨勢研究時,EDC擁有最多關於“體驗”的社交網絡話題。
Bonnaroo
這不是一個Folk Rock音樂節,這是一個互動電影院!
每一年田納西州曼徹斯特都歡迎上萬的野營者們來Bonnaroo的帳篷城住上四天,給他們提供音樂、藝術,還有…電影!最新的電影,還未上映的電影,優秀的經典電影通通都能在Bonnaroo上看到,甚至還能和電影主創人員溝通,頗有電影節的意思。
Coachella
Coachella可能是全世界最有名的音樂節了,但大家一直談論Coachella的都不是它的音樂。從99年開始,這個沙漠綠洲就以什麼人、什麼東西、穿著什麼被關注著。這其實是一種對於在街頭看到明星的文化放大。兩週的Coachella期間,只要上上網,總能看見誰誰誰被看到在Coachella了,誰誰誰在Coachella上的穿著是什麼什麼樣的。今年Coachella上,Taylor Swift在台底下看Calvin Harris的表演也惹人注目。
Hangout
作為密西西比州最受歡迎的音樂節,Hangout更像是一個音樂節終點。被人熟知為“海灘度假天堂”,來自全世界的人都飛過來踢開他們的鞋子,感受腳趾間的沙子,在碧藍的海水、棕櫚樹、海灘小屋的陪伴下聽著現場表演的音樂。大家在這裡打著乒乓球、沙灘排球,看著藝術裝置,喝著瑪格麗特,甚至還有冰淇凌車到處走來走去。不過這個音樂綠洲不僅吸引粉絲們,更吸引著世界的音樂才華。或許這就是為什麼Hangout擁有最多關於“陣容”的社交媒體話題。
Governors Ball
Governors Ball擁有著不同的音樂風格,無論是愛好Rock、Rap、Blues還是愛好EDM的都齊聚一堂,在距離水泥海灘(表示城市)不遠處的地方,走路、自行車、大巴、地鐵、開車、坐船全都可以到達音樂節的地方。在帶給大家驚人陣容的同時,Governors Ball還會帶來實驗性的藝術裝置給主流觀眾。同時你也可以在大蘋果城的中心,來上這麼一場BBQ派對。
SXSW
懷舊的SXSW粉絲可能還在為了旋律,為了BBQ來參加SXSW,而新加入的更關注的則是智能手機、平板和筆記本電腦了。儘管主舞台依舊是音樂,SXSW已經衍生出全美國最大之一的互動科技展覽了。很多科技相關的“客人”也會被請來SXSW,大家可以了解到關於科技最新的趨勢。這也是為什麼只有29%的人在談論SXSW的時候是在說音樂了。
那麼Electric Zoo值得去嗎?
上海的 Electric Zoo(下文寫作 Ezoo)剛剛公佈他的陣容,陣容看上去並不是大家期待的那麼好。大家看到了紐約 Ezoo 的陣容,都希望上海的也可以有那麼豪華的陣容。因為陣容的原因,也有很多人開始甩票。
大家可能有一個地方沒有註意到,上海 Ezoo 寫的是 Electric Zoo Countdown( Ezoo倒計時),通過字面可以理解,Ezoo Countdown 是和 Road to Ultra 同樣的模式,是 Ezoo 在上海搞的實驗活動。如果搞的好,會將真正的 Ezoo 帶給大家;相反如果搞得不好,上海 Ezoo 則會被腰斬,不再存在!就根據我目前看到的,我沒看到有什麼人注意到這個 Countdown。
亞洲已經有很多 Road to Ultra 因為辦得好變成 UMF 了,例如 Ultra日本,今年的陣容就很好,大家可以回去找找 Road to Ultra 時候的日本站,比 Ezoo Countdown 好不了什麼。所以,大家如果這次都好好參加的話,未來我們可以在上海乃至其他城市看到真正的完整 Ezoo,陣容自然也會強大許多,舞台也會從一個變成多個。同時,Ezoo 是一個很好的品牌,小編本人也去過 Ezoo紐約站,體驗可以說是一流的,儘管有些地方依然不如別的大型音樂節,但絕對完胜大家在國內目前看到的這些音樂節,Ezoo 的舞台個人認為是我看過最好的舞台,Ezoo 的主題也給大家更有趣的穿衣體驗。
可以看出,Ezoo 官方對於這次在上海的試水也是十分重視的,官方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都多次宣傳了 Ezoo Countdown,上海是 Ezoo 第一次搞 Countdown 的模式(日本和墨西哥不是Ezoo Countdown ),如果 Ezoo Countdown 這次失敗了,同時也會影響別的音樂節品牌對於中國這片市場的估算。所以,Ezoo 的去留(乃至於未來一些別的進駐中國的音樂節品牌),現在都在大家的手裡了。
筆者為:周哲宏 (AES Crew)
加入我們 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歡迎轉載,但是要記得註明來源與網址哦!
資料來源: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