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有很多電音咖們常聽到Rave這個名詞,但是又不知道這個詞的真正含意
只知道在大型音樂活動、大小型派對、或者夜店舞廳要Rave一下⋯⋯

到底什麼是 Rave 瑞舞?

AES川Rave舞蹈女王 及 電音教父@llen 為各位彙整Rave的誕生

加入我們!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rave


瑞舞(在中文又可譯作舞曲狂歡、為自己跳舞到另一種境界;在英文裡的Rave可譯動詞或名詞)是一種歌舞派對文化,擔綱演出者通常是 DJ或者音樂表演者帶動現場群眾一起跳,以現代來說,瑞舞的主流音樂目前是EDM。

川Rave 舞蹈女王Maggie老師
示範在 Earthfest Revolutions 地球革命戶外電子音樂祭 的一段瑞舞


holy_ship_2014_raver_costumes

一般來說,Rave指的是一個戶外的舞會,通常至少一整晚,有時幾天幾夜。


要表達瑞舞精神不是只有聽音樂跳舞,還有不同時期演變的舞步,還有穿搭方式、配件珠珠手飾、喇叭長褲(Rave pants/ Phat pants/ Suffle pants,台灣又稱掃街褲、瑞舞褲)等,更重要的是瑞舞的文化精神
Peace 和平,Love 友愛,Unity 一體、和諧、團結,Respect 尊重,簡稱PLUR

PLUR$27d-Out平愛諧敬


9a250150gw1dp7fajie40j
在早期並沒有好的音響系統與燈光,所以有時心裡有音樂你也可以搖哩搖哩~~~搖哩~~

來跟各為簡單說明一下Rave的誕生!

此章節引用自
《2001電音e世代 – 電子舞曲聖經》瑞舞物語 – The Birth Of Rave by @llen

“其實舞曲的起源很簡單,用屁股想都知道,人類古老的祖先在語言文字還沒被發明之前,腦袋一片空白,不能想,所以都用屁股想,想著想著就上想下想,左想右想,屁股就搖了起來。"



0301

其實從人類歷史中不難發現只要有一群人聚在一起(像是部落村莊),可以透過像是宗教儀式或者當地歷年來的傳統文化,例如:圍著火圈搭配音樂順便BBQ聞雞起舞感謝大自然(餓)

“有一天,小明身上只穿了一片樹葉,在一片叢林中獨自一人凝望著這個世界。「多麼奇妙的世界啊!」他的屁股動了一下,感受到那從樹間流瀉下來暖暖的陽光,耳邊有一大堆不知名的生物發出奇妙而不規律的聲響。

他的頭雖然不管用,但是他的屁股卻感受到了;感受到那來自大自然的一種韻律。"


0019b91ec8ef1070f98348

“那有著奇怪頻率(Frequency)和不明節奏(Rhythm)的美妙聲音。於是他的屁股扭動了起來,雙手高舉在空中胡亂搖擺。就這樣小明跳到太陽西下,忘了吃晚餐,直到月亮昇起。

就在這個時候,大華,另一個只穿一片樹葉的男人(也許是個女人,不可考),來到了這叢林裡做飯後散步。大華看到了小明在月下獨舞的身影,發現他完全沈浸在一種忘我的狀態,被一種不知名的力量牽引著(也就是進入了Trance狀態,有點像現在的童乩)。看著看著,他不自覺的加入了小明的舞蹈,並對他報以一個微笑。"


9-a
台灣最早的瑞舞可以說是從原住民的豐年祭之類的文化祭典開始的,有跟原住民相處過的朋友一定知道他們幾乎都能歌能舞,只要有把吉他就可以又唱又跳到天亮XD

“人類的第一場Rave於焉誕生!這樣的祕密集會不久就傳入了酋長的耳中,酋長於是率領了大批人馬一探究竟。還好酋長是個性情中人,認為跳舞的小孩不會變壞,於是率領大家一同起舞,並分派工作。

由於小明經驗較豐富,同時又是第一個Raver,所以酋長便安排他扮演巫師(Shaman)的角色,作為人與神(大自然)之間溝通的橋樑。"


3124547119_df87e4db86
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是你身旁有什麼就用什麼,用石頭蹦蹦蹦啊、用樹枝答答答啊

“小明側耳傾聽那流竄在叢林宇宙間大自然的律動,望著月亮,摒息感受周遭圍繞著他的所有同胞(父老兄弟姊妹們)的呼吸,他的屁股開始搖了起來,他低下身撿起了一根樹枝,開始敲擊身邊的石頭、樹幹……所有能發出聲響的東西。他忘情地敲著,隱約間有一種節奏出現。

據考究此時BPM大約在每分鐘120拍左右,因為這個速度據研究是最適合人類起舞的速度

敲著敲著,許多人都撿起了身邊的物體跟著小明的節奏敲了起來。這個時候大華也已經帶領著大家手舞足蹈,蹦蹦跳跳了,這就是舞曲的起源

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它同時也是人類第一次大規模的Rave,只是當時不叫做Rave。而小明則成為史上第一個DJ(這就是Techno Shamanism的由來)。"


1950年-1970年 Rave的起源

1950年代末期的倫敦蘇荷區(Soho)出現Rave這個詞,當時是用來描述當地的一場派對叫 Wild Bohemian Parties

1958年 Buddy Holly(美國搖滾歌手)做了一首單曲叫“Rave On",其歌曲意義為對於音樂的瘋狂與熱血永遠不會停止。

爾後的1960年代早期,年輕的世代開始運用Rave一詞來描述任何瘋狂的派對模式,而在這些瘋狂派對裡的人們直接被稱呼"Ravers",當時也有很多那時的流行音樂人士稱呼自己為"Ravers“。


eelpie1
1960年代英國Ravers的照片

1960年代中期的是屬於搖滾樂的黃金時期,就當時Rave的代表最適用於美國著名地下車庫表演樂團 Yardbirds的一張專輯叫Having a Rave Up。就以當時的狀況來看,大部分的地下樂團都喜歡在車庫裡舉辦他們的迷幻派對。

那時部分音樂人已經跟藥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取而代之的被反次文化人士加以利用rave為藥物派對等負面字眼


當然無可否認的,Rave之所以成為今天這種樣子和達成如此的成就和藥物是脫離不了關係的,而這也是Rave最為人所誤解的地方。

藥物的使用在Rave Party裡可以說是無法避免,然而卻不是必須的。

Rave藥物的第一選擇是Ecstasy(迷魂藥),再來是Acid(也就是LSD,中文叫麥角二乙醯胺,也是一種迷幻藥)。

提醒您:為了您的健康,AES反對藥物濫用哦!

1963-1966是英國流行文化快速轉變與崛起的一個黃金年代,更在1967年出現了嬉皮文化

(Hippie,被用來描寫西方國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的年輕人。不是一個統一的文化運動,它沒有 宣言或領導人物。嬉皮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來反應出他們對民族主義的訴求)

在那時候 Rave 一詞一度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嬉皮術語及俚語,直到1980年初,Rave一詞再度復活。讓它再度流行的是 David Bowie 做的一首歌叫 Drive-In Saturday(1973年Aladdin Sane專輯裡的一首歌),這首歌有一段“It’s a crash course for the ravers"在莫名其妙的狀況下Rave一詞再次被年輕人廣泛使用。


hippies-1970s-loobooks-feature

嬉皮經常參加和平運動,包括反越戰的遊行和爭取人權的遊行。嬉皮也通過「落出」社會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政治願望和實現他們所尋求的變化。

回到農村去、合作企業、替代性能源、新聞自由運動和有機農業在嬉皮運動開始時都受到青睞。


lookbook-hippies-1970s-1024

許多人認為嬉皮濫用藥物的程度比支持越戰的人誇張,他們用這個藉口來反駁嬉皮反對越戰的理由。但實際上的確有許多嬉皮使用毒品,他們尤其希望利用毒品所產生的幻覺來達到內心的修養,尤其大麻和其它能夠產生幻覺的藥品如LSD。

雖然也有許多嬉皮不用藥物,但藥物往往被看作是嬉皮的一個標誌和他們不肯遵從社會守則的原因。


1980年代 鐵克諾Techno 與 迷幻浩室Acid House 的誕生

medusas-chicago-light-party
1980年在芝加哥某處的室內派對

1980年晚期是電子音樂時代正式誕生的時期,Techno跟Acid House被大眾廣為接受新一代的Rave音樂指標。

最早的Acid HouseTechno是在1980中期美國芝加哥出現,很多DJ將這個全新的音樂元素帶到海外廣為宣傳。

英國是由地下音樂組織如Westworld和The Dirtbox等,在80年代中期舉辦了Underground Warehouse Parties,並以此為根造成一股新的Rave Party模式。


th_6a9ee76476eca9b3d59f0c8c59f756ca_pymca_00010393
1980年代晚期在英國室內的Acid house音樂與Ravers

1980年代晚期Rave以赫然成為Acid House與Techno以及音樂舞曲等次文化的代名詞,範圍普及到西班牙伊維薩島(Ibiza)、英國、義大利、希臘、愛爾蘭、德國等等,都吸引次文化年輕人前往度假朝聖的地方。


由Carl Cox & Friends表演House & Techno,可以聆聽最初的音樂靈魂深處


1990-現代,與眾不同的發展

24c63204d1d2fe80ab5d963b2f93a967
1990年的Ravers,其實不難看出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穿搭與音樂

到了90年代,電子音樂出現了眾多不同的曲風,像是Acid House, House Music, Oldschool Jungle, Techno, Electronica等曲風,均為在大小型派對必聽之音樂類型。

主流音樂活動可吸引至25000人,而倉庫音樂活動也可以吸引至少4000人參加。

就當年來說,Acid House是rave的象徵,大部份的人只要聽到Acid House,都會不自覺的全身跳起舞來進入自己的世界。


tartan2
當然脫掉上半身衣服還是歪國人比較厲害 囧rz

在1988-1989年的英國,Rave形式與英國足球迷在觀眾席上的律動非常像似。

舉個例子

波浪舞,數千名群眾跟著旋律跳上跳下,也因為Rave的流行,場內觀眾會在等待比賽中在自己座位上跟著會場音樂跳一下,這也是後來很多球類運動比賽裡,攝影機會拍攝特定群眾讓他們能看到自己在螢幕上大跳一段。


select-1-ed-rush-photo
1992年Spiral Tribe

以下段落引用自
《2001電音e世代 – 電子舞曲聖經》瑞舞啟示錄 Rave New World by @llen

“1989年戶外的Rave開始在英國爆發。你穿上舒適寬鬆的衣服,套上可以讓你跳不停也不疼的運動鞋,準備好好的大跳一場,找回自己。通常你不會在媒體上看到Rave Party的廣告,一般社會大眾也不會常去談論到它。

舉辦Rave的地點也常在郊區或隱密的場所。人數可以少到只有十幾個人,也可以多到數萬人(一九九二年五月由Spiral Tribe所舉辦的Rave破紀錄的有超過四萬人參加,持續了五天)

由於地下DIY式(DIY=Do It Yourself自己來做的意思)的Rave不太喜歡和商業掛勾,你去通常只要捐些錢讓主辦單位買汽油維持發電機的持續運轉就可以了(當然如果有很屌的燈光音響你可能得付多些)。"


AES先生感想:

不管任何人事物都有它的起源與發展,可能會因為一個蠻天兵的想法或者莫名其妙的做法造就了一個偉大的傳奇,AES先生相信Rave就是一個偉大的文化之一,音樂讓人與人之間不需要語言而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音樂是如此,舞蹈也是如此,靠著肢體動作達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


川Rave舞蹈女王Maggie感言:

首先謝謝AES的邀稿,AES先生的用心收集轉載文字編輯資訊,文化這檔事有起源、精神 、歷史、思想傳承也有演變與創新。

說真的,在這個網路世代,台灣網路上要搜尋關於RAVE文化文字記載,其實是相當不完整,Rave的起源發展,即使對我們這些中生代Raver也是十幾年前的青春故事了,早已被家庭事業的現實生活所取代而忽略了。

每次想多了解所熱愛的電子音樂相關資訊,或是關於過去的電音文化相關資訊,真的還是台灣電音教父@llen的文章是最完整的。

428467_10151647247370701_1421894471_n
POTS 破報 1997

我的年份是2001-2015年的一個銜接上世代與中生代的舞客,另外我也不是甚麼舞后,只是上一個瑞舞世代沒跟上的瑞舞小孩,喜歡PLUR的文化意境。

當那些Raver哥哥姐姐都離開舞池了,我還是認真的跳著舞,認真的愛著電子音樂,認真的穿著大褲子,在舞池度過青春長大的人。

1924173_1061089528926_7249_n
7年前的一場Raver聚會

對於起源與發展,我也是像大多數的人們,只懂些皮毛的概念而已,身為一個瑞舞玩家 (Raver) 有甚麼好玩的店、好玩的趴、哪裏有屌的DJ放歌、流行甚麼經典歌曲、學著怎麼跳新舞步,其實這些就夠我們這些派對動物瞎忙了哈哈~~~

對於這些歷史資訊,還真的是一知半解,為了協助這次系列文章的正確性,扮演了新舊文化的串聯角色,有幸拜訪了台灣電音教父 DJ @llen(台灣第一場電音戶外派對創辦人),可以在這個台灣瑞舞20年好好上一課!


延伸閱讀:

電子舞曲聖經

944812_10151647180690701_456864099_n
POTS 破報 1997

記得Allen老師一開頭就說了一個RAVE的起源,當初RAVE這單字要翻成中文帶進台灣寫成書時在"瑞"與"銳"之間做了思考,他們覺得"銳"聯想到的是銳利、尖銳是比較有攻擊性的,而"瑞"有吉祥、歡慶、好預兆的意思,感覺上也較符合派對所想帶給人們的感覺,所以最後就選定了用『瑞舞 = RAVE』,這會不會也是當時@llen在對自己的電音青春期許著?

似乎想像到了一個畫面~~~~~~~~~~~~

二十年前

幾個二十幾歲玩著黑膠唱片的年輕DJ們,在那樣的年代,他們準備開始寫下台灣電子舞曲的第一樂章前,對於RAVE的未來他們下了這個定義⋯⋯

一個最初衷

瑞舞的初衷,本來就是期待能帶給人們美好歡樂的氛圍。所以在派對裡的人們,有人信仰著
PLUR文化精神,和平、愛、和諧、尊重(當然 我就是其中一人)

很高興我們趁這個機會,回到初衷走回原點,拜訪了台灣傳奇電音教父 DJ@llen,給予此系列文章最重要的延伸內文和補充指導意見⋯⋯

回顧瑞舞文化的歷史起源發展,吸取些國內外的文化知識,發覺些你所不知道的事,或是想起你所遺忘的事。

5002_668009569891333_1537565329_n

取自2013/05/24,25,26 Earthfest Revolutions 地球革命戶外電子音樂祭


回歸初衷,是人們許多階段裡必經過程,每一次,都會有些新的發現或是新的感受
因為它會提醒你,靜下心…放慢腳步…整理一下思緒…適時的拍拍心裡的灰塵
深呼吸 relax ~~~~~~~~
然後! 找幾首你最愛最愛的經典電音舞曲!
咚ㄘ咚ㄘ咚ㄘ……………………………………………………..回到那一年 我們的瑞舞年代

Old-Man-Raver
莫忘初衷

電音文化這檔事

是一個說不完說不清說不明的

未完待續:D


特別感謝

川Rave舞蹈女王Maggie 電音教父@llen
提供的資訊以及他們在對台灣Rave文化上的貢獻

12226754_10207888186023999_586374371_n

川Rave 臉書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Raver24hr


12196344_10153758657055701_1885690281922894127_n

@llen 臉書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djatllen

blog banner

筆者為 Yoyo (AES Crew)

加入我們 AES – Asia Electrik Sound

歡迎轉載,但是要記得註明來源與網址哦 🙂

資料來源:

川Rave 臉書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Raver24hr

@llen 臉書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djatllen

台灣瑞舞20年 – 人類從古至今的律動… Rave的誕生 有 “ 4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